近日,經教育部評審公示擬確定第三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共199個,其中兵團有2個團隊入選。

一起來看看這兩個優秀的團隊
塔里木大學果樹學教師團隊
塔里木大學果樹學教師團隊多年來立足南疆、堅守田野、心系“三農”,積極弘揚胡楊精神,培育新時代戍邊人,團隊帶頭人吳翠云多年來教書育人和教育扶貧成果顯著。在她的帶領下,團隊聚焦新疆林果產業重大科技需求,潛心于林果業提質增效的基礎研究與產業化應用,建立了兵團級特色果樹種質資源圃,篩選出特異種質及優良品種候選種質材料36份,選育并推廣了早熟優質抗旱梨新品種“新梨七號”。承擔、參與國家和地方重點課題、重大科研項目40余項,研發的成果廣泛應用于南疆棗產業。

圖為吳翠云為果農講授棗樹知識
團隊通過發揮科技示范園、產學研基地等作用,在南疆及農牧團場示范推廣林果面積160萬畝,受益農民6萬人次,在服務南疆產業轉型升級、助力脫貧攻堅中充分發揮了科技創新的服務與引領作用。目前,團隊已培養了具有國際化視野、老中青梯隊人才相互補益的林果業教學科研教師隊伍。
兵團興新職業技術學院裝備制造大類專業群教師團隊
團隊負責人王林教授全身心致力于工業職業教育,團隊始終把培養愛國愛疆、擔當奉獻,具有工匠精神和創新意識、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作為擔當使命扛在肩。團隊向著掌握高技術、高難度、高附加值的關鍵零部件的核心技術成長,為新疆產業振興增動力,共同打造兵團電力檢測中心等技術創新平臺5個。2019年至今,團隊成員主持和參與45項科研項目,其中,國家級3項、省廳級20項。

資料圖
團隊以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養培訓基地為依托,以兵團區域支柱產業技能人才需求為導向,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團隊成員駐村期間,助力打造特色林果業示范園,打造制干葡萄產業示范園,標準化改造升級完成250多畝示范園自動灌溉和本地遠程控制,示范品種為A17葡萄和藍寶石葡萄。對企業生產線進行自動化改造,每年節約勞動力成本近百萬元;完成開發新疆塔里木油田PLC數據集成發布項目等。
繼續閱讀
黃大年是著名地球物理學家,生前擔任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09年,他毅然放棄國外優越條件回到祖國,刻苦鉆研、勇于創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補了多項國內技術空白。2017年1月8日,他不幸因病去世,年僅58歲。
為引導廣大高校教師和科研工作者以黃大年同志為榜樣,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教育部啟動了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創建活動,于2018年公布了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其中新疆有3所本科高校團隊入選。2022年第二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中,新疆有3所本科高校和1所高職院校團隊入選。目前,新疆共有11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團隊負責人均為各個領域的領軍科研工作者和知名學者。
新聞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MwMTc4NQ==&mid=2652415547&idx=3&sn=3e3a091cc02791c5dd5e9dd21f5be830&chksm=bd5bafcd8a2c26db803b1d56781101251581991337ae2bb6e729683835344d6fb8541096750f&mpshare=1&scene=23&srcid=0805llo6wLwqLWPmxAsOV3DY&sharer_sharetime=1691243756232&sharer_shareid=e1911bbcbd48cf2f5fc49345ababc8e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