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訊為宣傳慶祝第三十九個教師節,廣泛展示新時代人民教師教書育人事跡風采,激勵廣大教師以實際行動推進教育強國建設,爭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大先生”,在全社會進一步營造尊師重教濃厚氛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推選委員會決定組織開展2023年度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推選活動。新疆4位教師入選2023年度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名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霍城縣特殊教育學校校長許智宏,新疆大學教授孟楠,塔里木大學教授吳翠云,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鐵門關市教學研究和師資培訓中心教師劉小麗。
許智宏——
許智宏,男,漢族,1971年2月生,中共黨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霍城縣特殊教育學校校長。他堅守邊疆從事特殊教育27年,倡導終身康復的理念,促進殘疾兒童更好地回歸家庭、社會。他創建完整的語言康復訓練方法,自2000年至今,已幫助242名聽障兒童學會說話、順利走進社會,帶領學校獲得全國“殘疾人之家”稱號。他不遺余力幫扶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先后多方協調為23個孩子爭取到免費人工耳蝸項目,總金額達368萬余元。他用自己的工資給家境貧困的孩子置辦衣物和生活用品,先后為200余名兒童減免衣食住行所有費用,解除了他們上學的后顧之憂。曾獲全國文明家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特殊教育先進個人等榮譽。
孟楠——
孟楠,男,漢族,1962年11月生,中共黨員,新疆大學教授。他從教40多年來,始終堅守教學一線,培養了上千名本科生、碩士和博士研究生,這些學生大部分留在新疆工作,分布在天山南北各個行業,在新疆的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他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培養方案,既在課堂教授知識,又在生活中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成為學生心中的“大先生”。他主編、參編《中國歷史》《簡明新疆地方史教程》《可愛的中國》等系列教材,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主持、參與各類基金項目20余項。曾獲全國教材建設先進個人、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開發建設新疆獎章等榮譽。
吳翠云——
吳翠云,女,漢族,1968年5月生,中共黨員,塔里木大學教授。她扎根邊疆教育33年,創新教育教學理念,率先推行課程群建設,構建“一體兩翼”型園藝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多維立體化教學資源平臺等,培養的學生85%以上都留在了新疆。她致力于科技教育,帶領團隊攻克新疆鹽旱區密植棗園栽培系列技術難題,助推新疆紅棗產業發展。她帶領團隊建成兵團首個國家級科技小院——昆玉紅棗科技小院,培養“能下果園指導產業、服務農民”的碩士研究生。她培訓果農1.3萬余人次,技術指導林果面積500余萬畝,被果農親切地稱為“紅棗公主”。曾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教師、全國五一巾幗標兵等榮譽。
劉小麗——
劉小麗,女,漢族,1970年1月生,中共黨員,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鐵門關市教學研究和師資培訓中心教師。她從教34年來,先后4次赴和田地區皮山農場和皮山縣援教、支教,走遍了皮山縣16個鄉鎮100多所學校,大膽推行分層教學、推門聽課、聯片教研,推進“陽光校園舞起來”等系列活動,有效提升了所在區域教育教學質量,大力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增強了師生的文化認同感。她通過協調解決戶口、學籍、貧困補助、助學款等難題,使得180多個輟學孩子返回學校讀書,所帶的班級曾經連續5年被評為文明班級和特色班級,創造了學校紀錄。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兵團第五屆道德模范等榮譽。(刊于《中國教育報》2023年8月7日第4版)
新聞鏈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3-08/07/content_627495.htm?div=-1